倡 议 书<钟汝民>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5年1月10日1:49
 
                     倡 议 书


这几天,我的心在流血。我原来认为,如果王国强采用明庄、长庄的手段运作足球成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邮市这种过份投机的现状,重新树立“长线是金”的健康投资理念。如果受足球的影响,更多的人也采取这种运作手段,会极大的吸引场外的资金参与邮票的投资,真正使邮市活跃起来,最终带动集邮活动的复苏,这也是我义无反顾的支持王国强的主要原因。但是,非常不幸,由于王国强运作手段的一些失误,导致资金一时出现问题,期货无力兑现,导致期货被对方强行平仓,使得足球暴跌,给王国强本人和足球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想,即使以后王国强有能力收拾残局,东山再起,让足球恢复到原来的最高价位,甚至创出新高,也只能是普通的投资收益行为,对改变目前的邮市现状和恢复集邮活动不会有任何影响力了。从现在的情况看,要真正使集邮活动得到复苏,靠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了,只有靠中国邮政,也只有中国邮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1997年邮票市场和投资行为的过度膨胀,让国家邮政总局的相关领导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实际需求,盲目扩大邮票的发行量,通过各级集邮公司利用各种渠道鼓吹邮票投资和增值的效应,同时人为的制造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正常消耗的障碍,荒唐的把邮票划分为“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造成上述邮票的大量库存。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对超量发行的邮票不是想办法去正常消耗,而是大量向邮市打折倾销,最低的时候不到面值的三折,不但使国家资产遭受严重损失(毕竟这些邮票还要返回到邮政领域使用),而且使集邮者和投资者手中的邮票严重缩水,造成集邮队伍从近2000万萎缩到不足200万,使得前期邮票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可以这样说,国家邮政发行邮票,已经不是为了满足集邮者的需求,而是演变成了圈钱的工具。看看我们周围吧,有多少人无奈的离开了集邮队伍?有多少人因为邮票而债台高垒?有多少人被邮票搞的家庭不和,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人的子女教育储蓄和养老费用变成了一堆无法使用和正常变现的“废纸”?中国邮政,你们这样的作为是体现“三个代表”的精神吗?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当你们享受你们的“经营成果”时,就没想想这是几千万人的血汗钱吗?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更让人失望的是中国邮政在超量发行邮票的同时,不顾国际邮联的《集邮道德准则》,每年发行一些数量很少的“短腿”邮品,几乎不公开销售,发行之初就被人为的炒到面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普通集邮者根本不能得到它们,成了邮政内部的腐败分子变相捞钱的工具。大家算一算,这十几年,从“桂花无齿”和“宝鼎无齿”到这一两年的小版张,几十种“短腿”邮品在发行期内溢价的多少,我估计不下10个亿。再加上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和其它发行之初就溢价的邮票,发行之初的溢价部分可能就达到上百亿。就算有20%落到了腐败分子和与之相勾结的邮商手里,除了国家邮政的正常收入,从集邮者和投资者身上捞取了也有几十个亿。今年虽然取消了大小版并举的政策,但是却人为的控制版票的预订量,邮票破版不破版还是邮政的有关部门说了算,在利益的驱动下,恐怕是预订户手中的邮票被强行破版,但邮政内部除预订之外的库存有可能全是整版的,如果被市场炒高之后,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牟利。这种危害比大小版并举更加可怕,因为现在的预订户很少,大量的票源还在邮政手中,小版张有固定的发行量,但是现在的版票数量却充满着变数,如果被爆炒,大量的货源涌入市场,很可能就是一种灾难。05年的发行政策,和以前相比是换汤不换药,控制不当,还有可能给腐败分子带来更大了利益。以上这些,就是邮政有关部门不愿改变现行邮票发行体制的主要原因。这种政策,带给腐败分子的是丰厚的回报,带给我们的却是一场灾难,我们广大邮人能再容许这种状况存在吗?

现在邮市的现状是,真正参与邮票投资的人员和邮商全国的总数加起来,可能只有几万人。不算原来的票品,只就2005年的新邮(包括封片等邮品),除去集邮爱好者收藏和企业年册的消耗,就算只有20%的货源涌入邮市和沉淀到投资者手中,按面值计算,就有2—3亿元。再加上邮商的摊位费、衣食住行等日常开销和投资者的邮费等交易成本,一年中就有3—4亿元资金从邮市消失,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就要上万元,市场如何承受?投资者和邮商只能卖了原有的东西参与新的热点炒作,邮市如何能健康有序发展?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集邮活动的复苏,集邮队伍的回归,以及大量的场外新资金参与,仅靠目前的这些人在市场上炒作,不管到何时,真正获利的只能是中国邮政和极少数个人。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市场的血液早晚会被抽光,摆在大家面前的只能是死路一条。邮市死了,集邮者的回归和发展也将是一句空谈,有可能中国集邮事业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中国集邮事业复苏,是如何让集邮爱好者重新对邮票发生兴趣,而不是要炒作哪些品种。只有邮票的发行渠道透明了,使用渠道通畅了,打折票彻底消灭了,中国的集邮活动和邮市才能正常发展。但要做到这些,个人的力量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靠中国邮政。但是这几年,各种呼吁,各种谴责在媒体上不断出现,杨先龙等30多位人大代表也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关于认真解决国家邮资票品长期深幅打折问题的议案》,国家邮政局除了销毁了一些根本卖不出去的库存邮票外,并没采取其他的措施,就连2004年初制定的包裹容许贴用邮票的规定,各地方邮局也不宣传,不公布,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挠其贯彻执行。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作为,我们能再忍受吗?如果我们再耐心的等待,恐怕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只能看到一个悲惨的结局。我们不需要公开销毁清单、制定新的邮票价目表等表面的所谓利好消息,这些只能被有些人利用它拉高放货,套牢新的投资者。我们需要实实在在解决目前这种不合理的体制,解决中国邮政由于自己的失误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把邮票当成圈钱的工具的手段。现在,已经是忍无可忍的时候了,我们必须组织起来,向中国邮政当局讨个说法。

我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有一定代表性的集邮爱好者、邮协的相关人员、集邮界的知名人士、邮商和投资者代表、邮评人士、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团体,就以下几个方面在本月25日之前和国家邮政局进行对话:

一、承认以前的错误做法,向受害的几千万邮人进行公开道歉;

二、严格贯彻《邮政法》关于邮资凭证的相关规定,容许包括特快专递在内的一切邮递业务贴用各种邮票,真正实现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属性,并在各地的邮政机构向广大邮政用户公开;

三、制定相关政策,容许邮票持有者在全国各地的邮局内等额兑换,包括用高值的兑换低值的和低值的兑换高值的,让邮人真正能够在邮政领域使用手中的邮票;

四、拿出一部分集邮业务收入,按面值回收一些重大历史和政治题材,包括领袖人物的邮票,彻底消除由此带来的在国际和国内造成的恶劣影响;

五、改变目前的考核体制,用业务量来代替目前的业务收入进行考核,避免各地方邮局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变相抵制邮票的使用;

六、国家邮政局行业管理司具体履行新邮发行方面的职责,在北京、上海等大型邮市成立专门的常设机构,切实落实在发行期内不容许高于面值或低于面值出售邮票的规定,制止新邮炒作,在必要时请求公安和工商等执法部门配合;

七、政企分离,从集邮公司手中收回新邮发行权,对各级集邮公司只供应集邮者预定的新邮,如果集邮公司需要制作年册和其他邮品,应该从邮政票品管理部门和市场按面值或市场价格采购。取消集邮公司的特权,真正做到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公平竞争;

八、制定相应规定,除了预定户预定的票品外,剩余部分全部交到各级邮政窗口公开销售,超过发行期的邮资票品按照国际惯例全部公开销毁,不留库存;

九、彻底改变邮票发行体制,各个环节都向社会公开,包括紧俏的邮品在各个窗口到货的数量和销售的情况,公开邮票销毁的具体数量,让集邮者有知情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39条的相关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的规定,查清原来向邮市大量打折倾销邮资票品的相关人员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的事实,同时也对利用邮票贪污受贿的人员查清事实,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我初步拟定的对话内容,大家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我初步考虑在本月20日之前确定参加对话的具体人员,并在20日左右在北京集合,作出详细的计划和分工,随后集体到国家邮政总局进行对话。如果遭到拒绝或不给明确的答复,本人不排除组织人员到国家邮政总局和信息产业部静坐和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反映的的可能,不达目的,决不收兵。如果这一切都得到失败,说明中国的集邮事业已经无药可医了。

我衷心地希望广大的邮人支持这次行动,不要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希望有志之士积极参加这次行动,同时也希望广大的邮人把自己知道的真实情况和有一些典型事例写成材料。如果人员确定,邮寄给我们,我们挑选后上报有关部门。如果大家觉得这次行动可行,也希望在当地组织人员在倡议书上签名,声援这次行动。

从今天开始时,请大家推荐和联系有愿望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吧


                                钟汝民


                                   2004年1月9日
 
来源:炒邮网 作者:钟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