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同题的“清明上河图”
栏目:币卡知识 时间:2005年12月22日20:31
   在邮币(银币)卡(田村卡)发行的题材中,只有两套三者共识一致,这便是人物题材的“梅兰芳”和古代名画题材的《清明上河图》。 

  18日问世的《清明上河图》邮票,最初计划为12枚,后调整减至9枚,虽减少1/4枚数,但仍是新中国绘画邮票枚数之最。9枚邮票三横连张三层相叠,以小全张形式出现,有一定特色。同是《清明上河图》,台湾邮政早在1968年与1969年,以先后两组12枚形式人选方寸。其中1968年发行的7枚为全景(5枚为连票),1969年发行的5枚为局部特写。邮票虽没有原作气势恢宏,但小巧精致,体现了原作的神韵。 

  金银币发行的“中国传统绘画”(早期为“古代名画”)系列,到2001年《五代•韩熙载——夜宴图》止,已经发行了八组,之一《清•郎世宁——孔雀开屏图》1993年问世。但前期均以单枚币为主,画面表现也只是画作局部特写,效果不太理想。1998年,金银币“中国传统绘画”系列制作发行有了质的突破,当年面市的彩银币《唐•周肪——簪花仕女图》,从视角上为金银币设计带来新的冲击,其后露脸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洋洋洒洒6枚组,也从枚数上打破了金银币设计的旧有格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古代名画”系列之五,是1998年金银币发行的重头戏。银币为长方形,全套6枚,规格55x36毫米,枚重量为2盎司,发行量为18800套。正面图案分别为开封名胜、国徽和南京明远楼,文字分别为“20元”面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和“1998”年号。背面图案,便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力作——《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画面表现的是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画作选取“清明上河”这一特定民俗节日为截入点,分市郊、汴河、城内街市三大区域,着力描绘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舟揖相竞的水运、车水马龙的街道、九流三教的百业等景观。画面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而其中一些细小情节,不仅刻画得生动传神,也极富生活情趣。画面上的人物、景象、细节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也处理得恰到好处,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是不可多得的现卖主义绘画珍品。 

  《清明上河图》为绢本长卷,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画作有两大特色,一是描绘了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等建筑风貌;另一方面是,刻画了当年汴京城热闹非凡的街市场景。据《拙堂文话•卷八》统计,画面上有各色人物1643人,另有动物208头(只),这也创下了中国绘画史人(动)物之最。银币《清明上河图》虽然全套6枚,但相比原作恢弘场面,仍不及其万分之一。银币设计者扬其长避其短,简略了原作中的人(动)物等细处描写,突出表现城楼、桥梁、民宅等建筑轮廓。设计者通过钱币雕刻大师们之手,将平面的绘画,转换为艺术的浮雕形式。这种独特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既保持了原作的风貌,再现了艺术大师高超的绘画艺术,又突出了钱币雕刻艺术的魅力。 

  田村卡《清明上河图》也发行于1998年,并选在农历清明当天(4月5日)问世。田村卡《清明上河图》编号为CNT-42,全套5枚,面值180元,发行量为45万枚。其设计,基本保持原作风貌,但画面取舍更注重原作中的精华。画面分别为汴河上的拱桥、城内街市、汴河风情、城门以及城内的商铺。由于枚数太少,设计大而不当,整体感觉有些支离破碎,效果平平。 

  银币《清明上河图》问世后,市场反应一般,最高时,市价曾一度攀升到4000元以上,目前币市疲软,它也随大盘下行。但“中国传统绘画”必定是一个抢眼的题材,最终会得到集藏者的认可,从而提升它应有的价值,从相对低谷中走出来。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江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