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的称谓
栏目:币卡知识 时间:2005年4月22日20:24
    在生活中,人们早已习惯于把手中花花绿绿的纸币称作“钞票”。但对于“钞票”一词到底如何而来,又起源于何时,恐怕就不一定有很多人能够说清楚了! 

    据考证,“钞票”这一称谓应该源于清代发行的两种纸币——“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 

    清朝鉴于明代“大明宝钞”发行的失败,除顺治年间一度发行纸币外,以后各朝均未发行纸币。但到了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故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用以减轻财政支出的负担。两者所不同的是,“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亦称“钱票”或“钱钞”;而“户部官票”是以银两为单位,亦称“银票”。 

    “大清宝钞”开始时面值为二百五十文(尚未见有实物)、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和两千文几种。后来陆续增发面值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和百千文等大钞。该币面主色调均为蓝色和红色,上端横题“大清宝钞”4个汉字,中心部分右侧文字为“字第××号”,上部中心处文字是“准足制钱××文”,中心部分左侧文字为“咸丰×年制”,两侧分题“天下通行,均平出入”,下面写“此钞即代制钱行用,并准按成交纳地丁钱粮,一切税课捐项,京外各库一概收解,每钱钞贰千文抵官票银壹两”。背面除有背书之外,“大清宝钞”均为单面印刷。 

    该币发行不久,流通便发生阻滞。到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宝钞每千文仅值当十钱一百余文,后来每千文竟只抵十余文。 

    “户部官票”是用高丽苔纸印制的,面值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5种,四周有龙纹。该币面主色调均为蓝色和红色,其票面上端方框中有“户部官票”四字,左面是满文,右面是汉文,均为双行书写;中间标明“二两平足色银××两”。“二两平”是指每百两比库平少六两。下面写“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两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发行日期以直行载于币面的左侧,纸币序号则印在币面右侧。背面除有背书之外,“大清宝钞”均为单面印刷。 

    由于“户部官票”的面值较大,而且不能兑现,所以发行后流通立即受阻,迅速贬值。咸丰末年,鉴于“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几乎已形同废纸,清政府不得不在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宣布对两纸币进行清理和停用。 

    由于在当时市场流通中,用小额货币需使用“大清宝钞”,用银两就使用“户部官票”,因此老百姓出行购物必须带两种纸币。为了便于称呼,民间就把这两种纸币简称为“钞票”了。所以,“钞票”的称谓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并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周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