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有“诀窍” 钱不在多有…
栏目:币卡知识 时间:2008年3月5日8:7
   在各类收藏品中,钱币是仅次于邮票的第二大类藏品,但是纵观钱币收藏队伍,真正懂得钱币文化内涵,并能对钱币收藏有些洞见的收藏者却寥寥无几。为此,笔者对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古钱币专家王纪洁女士进行了专访。 
  王纪洁说,钱币市场、拍卖会等展现的是一种现象,向我们揭示出当今钱币收藏发生的一些变化,比如说最近几年,近现代机制金银币板块的兴起。透过现象,我们应该探寻的是钱币收藏、研究领域的重点和走向。钱币收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古代,都是当作一个文化符号来研究和珍藏,古钱币上承载了很多对后世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折射出很多和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包括冶金史和绘画相关的信息。现今钱币收藏、研究的领域正在逐步拓宽,与传统意义上的钱币研究差距在逐渐增大。我们进行钱币收藏、研究时,不仅要注重货币实物自身的考察,而且要尽可能地掌握和了解其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关系。 

  钱币实物与其包含的文化彼此之间都有很深层次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很少有人去进行研究。 

  王纪洁认为从目前的古钱币收藏现象看,重收藏轻研究会带来很多危害。 

  首先,普通收藏者因为不了解,很容易上当受骗。随着钱币收藏热的延续,造假和赝品现象也开始蔓延。对于新入行或者对古钱币不甚了解的收藏人士,经常会交一些不必要的“学费”,待发现时早已追悔莫及。在工作中,王纪洁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收藏者,他们或因为对古钱币不甚了解,或由于一夜暴富心理做祟,而致使其始终充满困惑。曾有一位收藏者,在潘家园用几百元买了一枚古钱,自以为捡了个大漏,匆匆打车来到古钱币博物馆进行鉴定,询问是否能以十万元卖出去。结果是此枚古钱只值十元,收藏者顿时垂头丧气。 

  其次,不懂得收藏的真正含义,更不会从收藏中得到乐趣。对于古钱币收藏不加以系统归纳和归类,见钱就收,是钱就藏,至多也只能是一个收藏者,或者说是投机的商人,距离收藏家的距离尚有十万八千里。收藏者希望通过对钱币的拥有来把持钱币,保值升值;而钱币研究者则要通过小小钱币的方孔看到尽可能多的东西,所谓“小钱币,大世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不利于文化的传承。钱币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古钱币收藏高潮,无论是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后来的唐宋和清代乾嘉时期,从事钱币收藏的都是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阶层,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深谙文物鉴赏,能从中发掘出很多的文化信息,并加以传承。反观当今,收藏群体复杂,钱币收藏为经济利益完全操纵,价值运作完全代替了钱币研究,人们蜂拥而上的目的是“牟利”,忽视了研究的作用。收藏观念的虚浮,令古钱币收藏缺少了必要的文化氛围,不利于更为长远的文化传承。 

  我们今天的收藏,不光要给后世留下蔚为大观的藏品数量,更重要的是让后代能从我们留下的藏品中发掘更多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于古钱币而言,收藏和研究同等重要,且一个都不能少。王纪洁由衷感叹。 

  对于当前重收藏轻研究的现象,如何正确处理钱币收藏与研究的关系,经过深思熟虑,王纪洁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对钱币收藏鉴赏和理论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缺一不可。换句话说,收藏需要研究,研究需要收藏,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入的钱币学理论研究,就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其实二者不是矛盾的,是一对统一体,钱币收藏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收藏的理论升华。钱币收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第二,理性对待收藏,钱币收藏要有一颗平常心。钱币收藏是一种志趣高雅的活动,收藏之道,贵在鉴赏,重在研究。摒弃趋利性收藏的观念,要提高钱币收藏的品位,从“赚钱”的角度上升到鉴赏、交流、研究的层次上来,养成一种宁静、淡泊的收藏操守,感悟收藏真谛。 

  第三,收藏者应该勤于学习和研究,还要多看一些比较权威的相关书籍,只有这样,才会使收藏有所提高。在未来,钱币收藏市场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庞大的收藏队伍,同时也需要从事与古钱币收藏相关工作的人士能认真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古钱币的文化价值才会进一步得以开掘,古钱币收藏也才会更上一层楼。 
来源:集邮者之家 作者:集邮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