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猴”怪事!!!
栏目:行情直击 时间:2005年2月7日18:44
《中国消费者报》头版头条报道“黄猴”

今天,《中国消费者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黄猴”怪事,请看:

整包“黄猴”赠票溜进邮票市场 

中国消费者报 万晓东 【2005-02-07 11:19:51】 
2月1日,2005年乙酉鸡赠品邮票正式发行,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二枚赠品邮票。正当这枚邮品火热发行之时,我国首枚赠品邮票甲申猴小版张(俗称“黄猴”)却出现了怪事儿——

赠票,顾名思义是用来赠送而非出售的邮票。2004年初,国家邮政局为鼓励集邮爱好者预订2004年全年纪、特邮票(以下简称年票),每套邮票附赠“黄猴”一张。作为首枚赠品邮票,“黄猴”的出现,立即引起预订户浓厚兴趣。但国家邮政局对此有明确规定,每人限订5套年票。因此,每名预订户最多只能得到5张“黄猴”。然而,近日,有消费者向本报反映,邮票市场上正在销售大量整包“黄猴”,这些邮票未打开包装,每包200张。

“黄猴”是在邮政部门能够使用的正规邮品,有严格的发行渠道,出现在市场上的只能是预订户自己的零散邮票,整包邮票怎么会流入市场?

邮商:有人在违规放货

2月1日,本报记者来到中国最大的邮市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

一番寻找之后,记者发现确有零散“黄猴”出售,但并未发现整包“黄猴”。询问一名邮商,他没好气地表示:“没有,没事炒点正规邮票多好。”显然,他对整包“黄猴”流入市场表示不满。通过进一步交谈,当得知记者是要了解“黄猴”问题时,他马上来了精神,“你是记者?市场上整包‘黄猴’多了,一定要调查一下。邮局发给预订户时肯定要拆包,整包的怎么会出现?估计是有人在违规放货。”他坦言,销售“黄猴”有很大利润,但作为邮市从业者,他更希望邮票市场能规范有序地发展,不想看到一些所谓有“门路”的人毁了市场。周围的几名摊主也聚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心中的不满,很多人从柜台里拿出了整包的“黄猴”。记者细数了一下,共12包。

这12包“黄猴”均用塑料薄膜密封,薄膜内的包装纸上写着“甲申年特种邮票”,其中有两包上面印有编号,分别为:000229B、000440G,而另外几包编号处的纸张被抠掉。邮商们告诉记者,通过编号能查出是哪里放出的货,抠掉编号说明放货人在隐藏自己的信息。他们向记者透露,违规放出的“黄猴”不仅限于整包的,有很多零散的“黄猴”也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而来,因为有些放货人为逃脱追查,将几包邮票拆开,像洗扑克牌一样将它们洗在一起,再抛向市场。

记者在柜台里发现,很多其他整包的邮票编号处都被抠掉。邮商们说,违规放货不只“黄猴”一种,几乎所有的邮票都存在违规放货现象。其实,每个单枚邮票上都有编号,但市场监管人员一般是从包装纸上的编号追查邮票的来源地,抠掉编号后,违规放货人就能逃脱追查,导致邮票市场越来越混乱。

邮市评论人:集邮公司在捣鬼

邮商的反感让人觉得意外,既然问题不是出在邮商环节,这么多“黄猴”是怎么流入邮市的?

邮市评论人苗一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国家邮政局明令只赠不卖的“黄猴”大量整包地现身邮市,单凭邮商的能力无法办到,重要的来源地可能是各地的集邮公司。

他说,年票预订户年末才能得到全套的邮票,而“黄猴”年初就按年票预订量分配到各集邮公司。按说,收到这些邮票后应当封存,但有些公司趁着发行初期价格暴涨的时期,将“黄猴”抛向市场,等价格回落后再回购发给预订户,一番炒作后,能得到大量收入。更有些大胆的公司直接截留了预订户的票源,然后以各种理由推迟发放“黄猴”,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一些预订户没有拿到赠票。还有一种情况是集邮公司谎报预订人数,如此一来就能多得到“黄猴”,他们将多余的“黄猴”高价抛向市场,收入当然不菲。

邮市评论人钟汝民也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按照国家规定,每个预订户最多只能预订5套年票,但有的预订大户通过各种关系,能够从集邮公司预订几百甚至上千套年票。有些大户为了周转资金,在发行后不久,人为抬高价格,然后趁机将其卖掉,获利了结。有些集邮公司,在给大户预订邮票时,作为多给预订年票的条件,克扣了一定数量的“黄猴”,然后抛售到市场为个人赢利,市场上自然有了大量整包“黄猴”出售。

此外他认为,没有公布“黄猴”的发行量,也是造成整包出现在市场上的原因。按照规定,正规邮品应当公布发行量,“黄猴”应当按年票预订量印制,而它的发行量始终没有公布,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黄猴”的发行量超过了年票预订量,超出部分可能流入了市场。

赠票入市会造成国家资产大量流失

谈到这种现象的危害,钟汝民说,“黄猴”是集邮公司免费从邮政票品管理部门取得的邮票,所以拿到第一手货源的人在邮票市场上出售会获得暴利,而国家邮政不会得到一分钱。同时,由于“黄猴”是有面值的正规邮票,可以在邮政部门使用,因此会造成国家资产大量流失。

他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包“黄猴”现身市场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邮政系统管理存在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集邮公司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邮品打折现象日益严重,造成集邮爱好者数量连年减少。主管部门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但对违规公司查处力度不大,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主管部门应以此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逐步净化邮票市场。

记者电话联系了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邮政局的票品管理处,有关人士均表示邮票市场内的邮品来自全国,他们只管理辖区内的邮品发行,且辖区内邮品发行渠道严格规范。

近日,乙酉鸡赠品邮票已经正式发行,市场上又形成了一股炒“赠送鸡”的热潮。钟汝民等邮市评论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不要让“赠送鸡”重蹈“黄猴”覆辙。


[钟汝民按] 万晓东是中国消费者报社的知名记者,非常有正义感,我在北京得到了他的很大帮助。他以前关于包裹不让贴用邮票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促使了国家邮政局出台了(2003)406号文件。这次,他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准备利用特快专递官司这条线索,对我国目前集邮、邮市以及邮票管理和发行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全方位的报道,力争揭开一些黑幕(有几家报纸也有此愿望)。在这里,希望大家给他提供各种新闻线索和事例,发送的他的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目前,许多地方仍然采取种种借口,拒绝包裹贴用邮票,阻止国家邮政局的(2003)406号文件的执行。希望全国各地的邮友到当地的邮局看一看,如果寄包裹仍然不让用邮票,请大家用邮票寄一次包裹,把时间、地点、整个过程和邮局采用的借口详细记录下来,发送给万记者,在这方面来个综合报道。由于各地邮局普遍对包裹可以贴用邮票采取不宣传、不支持的态度,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这个规定,邮票的消耗在这方面十分有限。希望通过这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406号文件的内容,同时给拒绝贴用邮票的邮局以社会压力,改变他们的做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拜托大家!
来源:许少怀 作者:许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