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福:古币“土专家”
栏目:币卡方圆 时间:2005年1月31日14:18
    不久前,福建省东山县一小学课改成果交流会正式开幕。交流会上,各种课改成果琳琅满目,尤其是一组“中国古钱币研究”的成果展格外的引人注目。它的主人就是被称为古币“土专家”的东山县梧龙小学教师林全福。 

    意外走上收藏路 

    现年五十岁的林全福虽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但自小却对古香古色的玩意儿感兴趣。什么古铜钱、古砚台、古玉坠、古碗盘之类的东西,他都喜欢藏几个玩玩。特别是出来工作后,书读多了,对古玩的研究也增多,慢慢地在当地也就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一九九六年的夏天,林全福来到东山县西埔镇的一家金银店寻找有否满意的玩意儿。交谈中,正好遇上一个到东山县与台湾客商做古玩生意的河南省籍古玩商,林全福借机花了三十多元钱向古玩商买了十多个古铜钱。“这种是镇库钱,这种是国号钱,这种是年号钱,这种是少数民族钱......”古玩商见林全福讲得头头是道,兴奋地说:“看来,你对古钱币还颇有研究呢!如果需要,以后带更的古钱来给你看看。”在随后的一年多里,林全福先后三次向河南古玩商买了二百多枚古铜钱,他也从此走上一条古钱币的收藏研究之路。 

    许多乡亲或朋友得知林全福在收藏研究古钱币后,纷纷把自家的古钱拿来卖给他或赠送给他,大大丰富了他的藏品。有一次,林全福的一个朋友去帮人家迁墓,无意间发现四枚压棺底的古铜钱,征得墓主家人同意后,打电话给林全福问他敢不敢要。林全福获此喜讯,顾不得民间风俗的各种禁忌,也顾不得迁墓现场的恐怖,立即驱车赶去。 

    如今,他已收藏从公元前六百五十五年以前的“虞一釿”到“民国通宝”,历经所有朝代,时间跨度达二千多年的各种古钱币三百多枚。 

  珍藏研究出成果 

    钱币虽小,却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象征,其间蕴藏许多值得人们去探讨研究的东西。因此,随着收藏古钱币的增多,林全福对它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并进行详细的分类。他收藏的古钱币除了各个朝代在中原流通的钱币外,还有蒙古、金、辽、西夏、契丹、日本、朝鲜等制作或流通的钱币;按种类分为年号钱、国号钱、纪重钱、纪值钱、纪年钱、记号钱、合背钱、对子钱、御书钱、样钱、宫钱、镇库钱、赏赐钱等;按钱体分为铲币、刀币、布币、三孔布、鬼脸钱、蚁鼻钱、圆钱、椭圆钱、梅花钱等;按钱文分为象形文字、悬针篆、薤叶篆、玉筋篆、王箸篆、楷书、隶书、行书、金文、西夏文、蒙文、满文、契丹文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真是,枚枚古钱币,页页活史诗。为了提高自己的古钱币鉴赏能力,林全福四处与一些考古学家、古玩商、古钱币专家交朋友请教学习,自己也买了《孔方兄及其家族》、《中国古代史教学手册》等相关资料加以研习,并不断地总结。他还结合自己的教学,通过一枚枚精美的古钱币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常识,让学生受益匪浅。 

    五枚古钱币仍无法鉴定 

    林全福在收藏研究古钱币中,不仅注重艺术欣赏,更注重精品鉴赏。在他收藏的古钱币中,最大的的“咸丰元宝”(样钱),直径十一厘米、重达三百三十九克;最小是的蜀汉时代的“定平一百”,直径一点七厘米、重约二克,正面,反面都有非常精美的书法文字和图案。此外,林全福还收藏到一些堪称精品或孤品的古钱币如“庆元通宝”、“太平通宝”、“周元通宝”、“大宋通宝”、“洪武通宝”。这些古钱币不仅书法精美、做工精细,而且存世量较少,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林全福对收藏研究古钱币和他的为人一样,都很谦虚谨慎,他先后收藏到五枚非常精致的古钱币:“大汉通宝”,直径四点六厘米,重四十一克;“克录通宝”,直径四点一厘米,重十七点七克;“文久通宝”,直径三点九厘米,重十四点六克;“嵬夷制煞”,直径四点二厘米,重二十三点二克;“风花雪月”,直径三点九厘米,重十五点二克。林全福查找了许多资料、参观了一些博物馆、请教一些古钱币专家并上网比对,均查无史证,有的是规格不同,有的仅有文字记载,有的图文均无。这是精品?孤品?还是赝品?林全福正在孜孜不倦地求证着,希望得到高人指点,帮助鉴定出它们的年代或出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朱少文/文)
来源:福建新闻网 作者:朱少文